小游戏站出海的两种主流玩法:单品站和盒子站。
最近做小游戏出海,认识了一些传统做游戏出海的朋友,收获颇丰。他们有的专注Facebook投放,有的尝试tiktok视频,有的专注开发上架GD或者poki等海外大型游戏平台,搞流量的方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说明国内小游戏出海越来越繁荣。
1、对小游戏站的玩法理解偏差很大
但七鹿也感知到一个问题,他们对目前小游戏站的玩法理解差异很大,这里暂时不谈app小游戏形态,那是另一套玩法。
有的朋友一上来就想搞个游戏盒子站,然后搞游戏盒子站,就以为是简单那种到外面搞个套壳的有几百款游戏的站,连链接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更不要说,游戏站的主题聚集和分类规划,以及游戏层次布局了。
哪些是主推游戏(用来盈利的)、哪些是爆款流量产品(引流拉时长的)、哪些凑数的长尾游戏,都没有做过分析,就妄图通过视频来爆量,通过付费投流打打正ROI,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还有有的朋友搞单品游戏站,自己随便找个游戏词就上了,不做关键词意图分析,更不用说做竞争分析了,一股脑上。
这样搞的,就算砸再多钱,上再多站,七鹿也觉得不一定会拿到结果。
总体感觉,他们对H5小游戏站的两类主流玩法,没搞清楚底层区别和玩法差异性。
今天这篇文章,简单给朋友们聊聊单品游戏和盒子站的区别。
行业内玩H5小游戏出海的朋友,最开始应该是对游戏盒子比较熟悉,更多的也是付费投放或者tiktok视频导流,像国内的minigame.com。
而单品站的玩法,从去年sprunki这个爆款游戏开始,尤其是sprunki.org 这个站的流量之猛,直接引爆了单品流量站玩法,原来一个单品流量站仅通过SEO就能爆发这么大的流量,这篇文章对这款游戏做过深度分析,推荐刚接触小游戏站的朋友都去读读。
陆续的,国内开始有更多做独立游戏站的朋友开始尝试单品游戏。
七鹿也尝试去研究了单品站背后的打法和底层逻辑,然后发现,原来单品游戏站打法,在海外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打法了。
有一批人已经规模化自动化玩单品站很久,比如sprunki.org 就是其中一个,还有Geometry Dash、slope、dinogame、escaperoad、Amongus 、blockblast等热门游戏,几乎都有月流量上百万的头部站,排名基本在首页,有的甚至超过crazy、poki排名第一第二,而且这类游戏生命周期都不会太短,有的热度能持续好几年,变现的稳定性远超游戏盒子站。
单品游戏站的流量爆发能力丝毫不亚于游戏盒子站,甚至还更猛。
2、单品游戏站到底有什么特征?
那到底单品站跟盒子站有啥区别呢?在玩法和变现的差异上如何体现的?
跟大家举个例子。
简单粗暴点去理解,就是电商里的垂直独立站跟亚马逊商城的区别,类似线下专卖店跟百货商城的区别。
先看单品游戏站
单品站的玩法,就像一支特种部队,目标明确,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一个山头。
核心打法: 全站all in一个主打小游戏。从选品(就是选主打游戏)、站点域名、品牌形象、内容营销到社媒账号,统统围绕这个游戏的核心关键词展开。
站点特征:
域名: 域名反映游戏,必须跟主游戏高度相关,直接包含主词。
首页: 打开就是主游戏,直接开玩,简单粗暴。
内容: 站内所有页面、攻略、指南、视频都死磕这个主游戏,要做深做透。
内链、外链: 所有链接和锚文本都指向强化主游戏主题,形成聚焦。
社媒: 账号内容也完全围绕主游戏。
目的: 主打一个精品+聚焦。快速在搜索引擎和用户面前,塑造一个关于“某某游戏”的权威、专业、可靠形象,。
优势场景: 特别适合新词新站的SEO玩法。用最小成本,快速在一个细分领域打出名堂,搞定精准的免费流量,在特定高意图关键词上获得高排名。
总结下来单品站的核心策略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精准打击,围绕主要关键词(游戏名称/类型)进行高度集中的 SEO 和内容营销,快速让谷歌见识我们的能力。
但单品站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变现模式单一,流量上限有限,受限于单品游戏的用户量和生命周期,所以对游戏选品要求非常高。一不小心,上线的单品站可能连水花都没有,不过好在现在单品上站无论是开发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采用工具上站后都很低了,能实现快速试错。
3、游戏盒子站又是啥?
而盒子游戏站,恰好跟单品某些点是相反的
盒子站的玩法,就像一个百货商城,琳琅满目,好似集团军作战。
核心打法: 游戏多,品类全。重点在于分类清晰、标签化,让用户像逛超市一样,方便快速找到自己想玩的游戏。
站点特征:
首页: 重点是游戏分类导航、搜索、推荐榜单、热门标签。
结构: 网站结构化要强,方便管理和展示海量游戏。
选品: 游戏品类丰富,层次清晰,哪些是流量钩子游戏,哪些是盈利游戏,哪些是长尾凑数游戏,都要定义清楚,满足不同用户口味。
营销: 通常用一两款爆款游戏做钩子,拍社媒短视频、做专门的游戏落地页,疯狂往里引流。
目的: 做大流量池,用户来了能逛很久,玩完这个还能玩那个,拉长单用户停留,提升单用户广告价值。
优势场景: 更适合外部引流和付费投流。因为盘子大,能承接各种来源的流量。长期看,用户基数大,变现能力更强,用户留存也更稳。
总结下来盒子游戏站的核心策略就是主题聚焦,分门别类,构建一个流量的容器,覆盖多层次关键词,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发现和留住用户,吸引各种 H5 游戏感兴趣的用户,
盒子站也存在自身的缺陷,起量运营周期长,需要更强的社媒或付费营销,后期才有可能通过SEO低成本获客,所以启动资金成本和开发成本相比单品站都会高很多,好在规模流量起来后变现的天花板高。
4、单品与盒子结合又能玩出什么花
好了,重点来了!
既然单品站搞SEO免费流量那么猛,初期起站快,成本低,盒子站长期变现和留存又那么香… 那为啥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
让单品站给盒子站持续输送低成本的精准流量,然后让盒子站获取低成本流量后,拉长用户停留,进一步提升单用户价值! 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低成本高价值商业模式吗?
哈哈,有点理想了,但梦想总是要有的。
具体怎么搞呢?七鹿团队正在尝试探索这样的玩法,个人拙见分享给大家,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选品: 在你的盒子站里,挑出那些最热门、最有潜力、搜索量大的游戏。或者先挖掘单品游戏,上单品站,SEO集中优化这个站。
分身: 为每一个挑出来的热门游戏,单独建一个【单品游戏站】。也可以反过来,围绕单品站爆款游戏及其相关主题游戏和长尾游戏,再构建一个盒子站。我们木器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套模板: 把前面说的单品站SEO规范模板,直接套用上去,域名、内容、结构全面优化。
主推单品站: 集中火力主推这些单品站的SEO,让它们在各自领域快速抢占排名,除了常规的SEO,还需要社媒视频、论坛帖子甚至付费也搞,快速拉升单品站的权重和排名。
单向导流:
在单品站的各个角落,巧妙地植入指向主盒子站的链接。比如:
品牌露出: “由 [你的盒子站品牌] 荣誉出品/提供更多游戏”
导航栏: “更多游戏”、“游戏大厅”、“相关游戏”等按钮,链接到盒子站。
首页内链/文中锚文本: 提到相关分类或其他游戏时,链接指向盒子站对应页面。
Iframe嵌入: 可能嵌入来自 Box 网站的元素(例如排行榜,如果是集中托管的,甚至是游戏本身),创建资源链接。
分类标签/相关游戏推荐: 将单品网站上的类别/标签页面链接回 Box 网站上更广泛的等效类别。
这里要注意,不能从【盒子站】有任何链接指回【单品站】!必须是单向输送,否则流量和权重就乱了,成了双向交叉,SEO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被搜索引擎判定为作弊。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好处就很显而易见了。
1、将单品站的SEO优势放大,主题权威集中,每个单品网站都成为其特定游戏的高度权威来源。
2、单品站将单向链接的价值“向上”传递到一个游戏盒子站,相当于集中拱火,提升其整体域名权威,而不会削弱单品网站的重点。
3、关键字覆盖率更广了,允许在整个网络中定位大量长尾(特定游戏名称)和短尾(游戏类型,“玩免费游戏”)关键字,每种网站类型都针对其各自的关键字类型进行优化。
4、流量来源更加多元,免费SEO与付费相结合,长期来看拉低流量成本。
5、最后是变现能力更丰富,单品站可以更聚焦页面内广告,导入到游戏站的流量,可以尝试游戏内激励广告,甚至精品游戏付费内购或者订阅等玩法。
5、只有干,才有机会
总结下:
单品站就像一个个精准的流量探针和前哨站,利用SEO源源不断地捕获精准用户。适合起步、验证、搞定特定领域SEO流量。但格局小,天花板低。
盒子站则像一个强大的流量承载和转化中心,负责把导入的流量进行沉淀、留存和深度变现。适合有资源、想做大平台、玩转付费流量和用户运营。但启动成本高,纯靠买量烧钱。
最后我们提出一个两者结的玩法,用单品的SEO优势弥补盒子站的流量成本劣势,用盒子的平台优势放大单品流量的价值。这是目前看来,兼顾成本、流量、留存和变现的最优解之一,虽然对操盘手的能力要求更高,但却值得尝试!
新入行的朋友建议从单品站开始起步,有资源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两者结合同时干,大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选择合适自己的玩法。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启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干,才有机会。
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
本文链接:https://hqyman.cn/post/10233.html 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
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