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5
02
01:51:57

必知!2025 年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指南

图片
图片

必知!2025 年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指南

图片
图片


1.概要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是每年都不容小觑的重要事项。在 2025 年,办理 2024 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工作将于 3 月如期开启。


对于广大纳税人而言,深入了解并合理运用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更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国家税收政策所释放的丰厚红利。下面将介绍2025年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具体内容。


2.办理汇算清缴情形



当年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


  • 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 6 万元但已预缴个人所得税。

  • 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 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 用 60 000 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 扣除等扣除不充分的。

  • 年度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预缴 率高于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

  • 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清缴办理税前扣除的。

  • 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 理扣除的,或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 税收优惠的。


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 万元 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 400 元


  • 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减除费用(5 000 元 / 月)。

  • 除工资、薪金外,纳税人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 用费所得,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适用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

3.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扣除限额: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 元定额扣除

条件: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

扣除方: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 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子女教育

扣除限额:每个子女每月 2 000 元

条件:年满 3 周岁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

扣除时限:

①学前教育,为子女年满 3 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②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扣除方: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 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 50% 扣除,具体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提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 签证等备查。 提示: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 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 生、博士研究生)。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 400 元定额扣除


  • 条件: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 扣除时限:入学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 位)最长不能超过 48 个月。 

  • 扣除方: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条件的,可以选择由父母扣除,或本人扣除。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 元定额扣除


  • 条件:取得相关证书

  • 扣除时限: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 扣除方:纳税人本人


 赡养老人

独生子女


每月 3000 元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由本人扣除;


非独生子女


分摊每月3000 元的额度(每人每月 扣除最多不得超过 1 500 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 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约定或者指定分摊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于约定分 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条件: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年满 60 周岁的父母, 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 60 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大病医疗

限额:个人自付超过 15000元的部分允许扣除,最高限额 80000 元。

条件: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

扣除时限:医保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扣除方:

①可以选择由纳税人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②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提示:

(1)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应按前述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2)大病医疗只能由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自行申报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

限额:每月1000 元定额扣除。


条件: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购买中国境内住房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扣除时限: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最长不能超过240 个月)。


扣除方: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其中一方扣除(即 一般情况下,不能由双方分别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婚前分别买房发生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 扣除(另一 方则不能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 50% 扣除。


住房租金

(与住房贷款利息二选一)


限额

  • 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 每月1500 元。

  • 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 市:每月1 100 元。

  •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 市: 每 月800 元。


条件: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发生住房租金支出。


扣除时限: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结束的当月。


扣除方: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提示: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3. 申报办理



办理时间: 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


提示:如在3月 1日至 3月20日办理,需要预约。3 月 21 日至 6 月 30 日,纳税人无须预约,可以随时办理。


办理方式


自行办理:


  • 纳税人任职受雇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可自主选择其中一处。

  • 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其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主要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委托办理: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代为办理。


任职受雇单位办理: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含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其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 的单位)代为办理。



4. 建议



为保障纳税人享受到2025年退税政策,建议纳税人遵从如下事项:


  • 关注政策动态:定期留意官方税收政策,掌握个税及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新变化,及时享受优惠。


  • 合规申报扣除:梳理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如实、准确申报,按规定留存相关证明材料,如子女境外教育证明、大病医疗单据等。


  • 提前规划预约:计划于 3 月 1 日至 20 日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提前在 APP 预约;其他时间无需预约,合理安排办理时间。


  • 选对办理方式:根据自身情况,可通过任职受雇单位、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有多处任职可自选一处,无任职向户籍等地申报)或委托他人(单位)办理汇算清缴。


  • 妥善保存资料:按规定留存与扣除、收入相关的证明材料,留存期至少 5 年,以备核查。


  • 咨询专业税务顾问:若对申请项目有疑惑的,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




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

image.png

本文链接:https://hqyman.cn/post/9107.html 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

分享到:
打赏





休息一下~~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您的IP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