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四上半年实习至6月份离校毕业,时间线从缓慢过渡到正式混迹职场,成长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大人”。
这一年里,单休、大小周、月休八天但三班倒的工作,我目前都有做过,可就是一直没有上过真正意义上双休的行政班。以前或许还不太理解,为什么别人都说找工作一定要找双休的,知道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单休就是在拿生命换取金钱,同时剥夺你感受快乐的权利。刚毕业时没有经验,工作难找,可愿意要你的工作,扣完房租基本就入不敷出了。所以当时并不排斥单休的岗位,想着如果薪资能高点,哪怕每周休一天也能够接受。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能够承受的,毕竟当时还有点年轻气盛,对于一个自己较为向往的新行业,还是怀抱着热情与期待感。但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只要那一天我没有休息好,那么接下来上班的那一周里,我都会在极其糟糕且痛苦的状态中度过。当时的我,还想着同时兼顾自己的自媒体副业,公众号、小红书以及PPT接单、文案代写等等……可现实情况是,在我不偷懒的情况下,单是换洗衣物和收拾房间这两件事,都要耗费掉我半天的时光,更别提有多余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了。作为低能量者,我曾试过硬靠意志支撑着去做,但却把自己导向了更为糟糕的结果。有段日子里,我会觉得那段上班的生活被困在了虚无和麻木里。每天一睁眼一闭眼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似乎一直一直都在工作,察觉不到自己曾有过休息,或者说感受不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存在量感了。然而即便在那一天里,躺在床上的我还是焦虑地坐起身来,紧绷着神经打开笔记本想要处理工作。我做不到在工作做不好的情况下,还能毫无愧疚感地好好放松和休息。单休的工作制,仿佛让我的大脑习惯了无休止的信息摄入和高强度运转,如果真的闲下来了,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好好的度过这一天。时间久了,大脑的中央处理器似乎出现了卡顿、停滞的状态,内容的输出和想法的衍生也不再像从前那般顺利;可由于对自己的高要求,同时迫于领导的期待,我会把一切归于自己能力的欠佳以及退步,最后致使我变得越来越崩溃和自我怀疑。那段时间的我,仿佛被无形中禁锢在工作的隐形牢笼里,慢慢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只有领导偶尔的赞许和肯定才能让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时身边朋友总问我,你单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大小休都觉得受不了了。我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习惯了”。是啊,刚开始是很痛苦,后面真的就习惯和麻木了。直到换到现在的工作,在入职期间无意中体验到了一次上三休二的日子,才深刻地感受到:原来人活着是可以有重量的,那种能够自己掌控生活的自如状态,才是我们始终要追求的。我可以不慌不忙地收拾家里,可以有精力自己买菜做饭,还可以沉浸式写稿,也可以在周六的肆无忌惮地通宵追剧……以前并不知道双休的含金量,以为每周少休一天只是简单地在拿时间换金钱,但真正消耗和失去的却是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我的主导权。单休只是让你在工作之余稍稍喘了一口气,然后还能有力气接着赶去上班,而双休才能让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的作品需要受时间、耐心和情感的慢慢滋养才能雕琢成型,本就是以身体和思想为燃料的我们,更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喂养我们生来就向往自由的灵魂。
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
本文链接:https://hqyman.cn/post/10891.html 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
打赏

微信支付宝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休息一下~~